返回第167章 波澜起伏,民脂民膏是民命(1 / 2)穿梭机故障,滞留古代当农民首页

而刘小冬不光关心这个事,还牵挂着另外一件事。

那就是给村民们领回去一个驻村大夫。

这想法还是因为刘礼夏二舅妈的事引发出来的呢。

当河县有两家医馆,但据了解,都不是纯综合大夫,一家是家传的卖药世家,一家是专擅针灸的。

头两天刘礼夏带着卫氏还有梁氏一行人来看病的时候,两家的大夫都说了,没法治疗卫氏的病,几个人只得拿上宋若梅的帖子上了去府城的商船。

而过水镇,其实也有一个大夫。

但这个大夫吧,据刘小冬综合老刘头,赵小狼父子,以及刘树和村里其他人的描述,感觉他更多的应该叫做兽医。

因为他主要是给各员外家的牲畜看病,但是呢,从他爹晚年开始,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,突然治好了镇上的一个孩子,然后附近的村民听说后,平时要有个熬不过去的病都会去找他开。

就这么经过了一二十年的发展,这家就顺其自然地给人看病了。

不过碍于医术有限,治疗个轻微的伤风头痛,跌打损伤的不在话下,再复杂一点就没法治了。

所以过水镇的村民平时生病,还是那老一套对付方案:小病靠扛,大病靠熬,一切听天由命。

刘小冬当时听说的时候,觉得这个时代的人普通人的命可真是“贱”,很多时候,甚至不如一头牛一头驴一头羊。

而更多的她不敢想象。

所以看到卫氏的情况,刘小冬特别想让过水镇有个医术高明的大夫坐镇。但一想到过水增的实际情况,就觉得不是医术高明,说得过去的大夫坐镇也行。

据她对古代的了解,基本每个县衙都会配备一名医吏,统管全县人的医疗卫生情况,好一点的朝代,还有各地的医署。

但是当河县的官方医署,刘小冬是压根都没听过。

她问杜冬云,杜冬云也是两眼一抹黑,杜贞念告诉她,是因为当河县因为太穷,衙门根本就没钱培养官方医吏。

好直接的答案啊。

因为没钱,衙门的官方班子都没配齐。

所以六房里的人也是不齐的,实际上只有四房,而且人手还不够。

刘小冬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杜贞念,脑子里的炮仗已经炸过好几圈了。

这当河县,就穷成这样了?

衙门医吏没有,那要是不小心辖内出了人命,谁去验尸呢?

杜冬云听她这样问,瞪着眼睛伸手就要捂她的嘴。

“我的姑奶奶唉,大年下的,可不要说这么不吉利的话,罪过罪过。”

刘小冬内心此刻万马奔腾。

这当河县衙,当真是个草台班子吧。

是这一届如此,还是以前都是如此呢?

杜贞念叹气道:“我听我爹问主薄的,他说,这样人员配备不齐的情况已经好几十年了。”

刘小冬这下彻底蔫了。

杜冬云道:“你不知道,我爹说,每个县衙的配备多少人员,虽然不需要向朝廷报备,但养这么人是需要切切实实地花银子的,上几届的县令和县丞们都想捞一笔,自然不会配齐其他人员,只要几个主要人员就行,其他的,忙的时候找人顶替上就行。”

杜贞念见刘小冬神情有些不对,端过来一杯茶水给她,又摸了摸她的手,还好,是热乎的,手不凉说明就没被吓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