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人都穿着便服,表演古风剧情会有些出戏,很多基于广袖、盔甲的动作设计也难以展现。
那么关键就在于台词!
尽量弱化形体动作,把观众的注意力拉到表情和台词上,就可以避免服装带来的负面效果。
同时,在这种短时间的试镜中要最直观鲜明的迅速凸显实力。
还是台词!
如此一来孙灵修便处于劣势。
由于王章的角色特点,单从台词量上就不及徐昊多。
选取的这一出戏又是慕容玺最张扬的时刻,台词的表现力和情绪更容易处理,具有先天优势。
虽然说是互相成全为上,但如果被看出差距,或者在感觉上让人觉得两人不匹配。
那么表现较差的一方就横生变数。
两人东西相向而立,静待开始。
孙灵修仔细观察着徐昊。
两人虽是旧识,近距离对手戏却是第一次。
综艺节目中也有表演的成分,但和正规表演不可相提并论。
却见他不是寻常站法,含胸拔背右手虚持,隐约像是枪法的起式。
通身气势逼人,锋芒毕露,虽是便服,不减英武之姿。
凤眼圆睁,自生一股意气风发的神意,好似横刀立马黄沙穿甲。
正面看去,竟如关公重生当面,却偏生少了股忠义无双的内蕴,锋锐胜刀。
原来如此!
徐昊的策略显然和我的不同,反其道而行之倍加注重形体表现!
也是明白他的优势所在,充分利用了形体优势,用极具象征性和整体性的身体语言强化了“印象”。
这种“印象派”重意不重形,已经接近梅派技巧。
利用动作、道具和程式化的高度抽象意象营造人物形象,讲究形有尽而意无穷。
梅派高手即使孤身一人无实物,也可以通过形体动作创造出一片存在于观众脑中的空间。
能做到这一步的都是自幼开始的童子功,还要有灵性天赋。
这灵性科学的解释就是要有丰富的想象力、明确的空间感,清晰的记忆力和准确的控制力。
拿此时的徐昊举例,他虽是站姿,却是膝胯微屈,半呈马步,却是在塑造骑马的武将形象。
右手虚按,肩肘皆有说道,隐约成一直线,正是长枪腊杆实在的样子。
左手虚握,不时左右移动,却是牵缰引马的细节。
一眼看见,便在脑中闪过一个词:
“武将”!
已然下意识忽略掉服饰因素,先天带入了古装情境。
好厉害!
这其中道理灵修明白,自然知道难度有多高。
就算徐昊还略显稚嫩,没能把韵味贯穿始终,在行动之时略有起伏。
但单就“亮相”这一项来说,几近无可挑剔!
就算是自己,一是没有他那么强的形体控制,二是没有相关系统性的训练。
如果强行在形体上尝试这种方法,肯定会画虎不成反类犬。
不过试镜对戏也是一场博弈。
双方都在扬长避短,徐昊的形体是强,可是在台词和情绪表现上实力就要弱上不少。
这在降央里有所体现。
赵艺很聪明的给到他很多中景,比较少的特写,也是扬长避短。